新闻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十三五”钢铁行业主要发展成就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3/6/23 点击数: 2706 次
“十三五”时期,钢铁行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中国钢铁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行业面貌发生根本改变,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同时为行业在“十四五”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钢铁去产能成效显著
从2016年开始,钢铁行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用3年时间提前超额完成了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以上的5年目标任务,彻底出清为害行业多年的“地条钢”1.4亿吨以上,使“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应退尽退,企业职工得以妥善安置,市场环境有效改善,优势产能充分发挥,产能利用率恢复到合理水平,行业形象大幅提升,为促进钢铁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全球钢铁业复苏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行业运行质量明显改善
借去产能的东风,全行业多方努力,2016年一举扭亏为盈,2017、2018年实现利润持续增长,2018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至去年11月,近5年来,会员企业累计实现利润近9000亿元,是“十二五”的21倍;会员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为4.75%,稳定在较好水平;会员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由2015年末的71.04%下降到2020年末的62.27%,负债水平明显下降,债务结构明显改善。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中国宝武宣告成立,并先后重组马钢、重钢、太钢,实现年产钢突破1亿吨,问鼎全球之冠。沙钢、建龙、德龙、中信特钢、方大、敬业等也积极进行兼并重组,共同推动着行业组织结构调整。至去年11月,粗钢产量排名前10位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比重37.3%,比2015年提高3.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其粗钢产量合计占比已超过60%。宝钢湛江、山钢日照、柳钢防城港、河钢新唐钢、丰南纵横等一批精品基地先后建成投产,一批涉及产能转移至沿海的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促进了产业布局调整。
劳动效率和职工收入水平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行业实物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超过10%,2019年达到人均年产钢806吨;职工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增速超过社平工资增速,实现了共创共享。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十三五”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亮点不断彰显。一是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全行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由2015年的0.89%增长到2019年的1.26%;二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行业有效发明专利数由2015年的1.23万件增加到2019年的1.93万件;全行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由2015年的662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05万亿元,产品创新升级成效显著;三是创新体系逐渐完善,目前钢铁行业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个,工程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企业技术中心51个,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共性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的较为完整的创新体系,有力支撑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5年间钢铁行业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8项,先后有488个项目获得冶金科技奖。
钢铁材料支撑能力增强
5年来,钢铁行业材料研发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生产和应用比例显著提高。一大批高质量关键产品自主研发成功,有力支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用钢铁材料,时速350千米高速动车组轮轴及转向架材料顺利完成运行考核,超薄不锈钢精密带,高强热成型汽车板,新能源汽车电机用高性能硅钢等产品研发生产已居于国际领先。一批超高强度钢、不锈钢及高温合金研发成功实现了国际军工用钢的自主可控。在高端产品突破的同时,钢铁产品实物质量也稳步提升。2015-2019年,全行业累计有754项钢材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前列水平,51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实物质量水平。
环保节能水平明显提升
钢铁企业迎难而上,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技术装备,不断推进超低排放升级改造,持续提升节能环保水平,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做出了积极贡献。“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累计减排烟粉尘颗粒物85万吨、二氧化硫194万吨、各类废水5亿立方米,节约新水22亿立方米。首钢迁钢公司投资20多亿元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成为生态环境部认可的首家实现钢铁生产全工序超低排放的A级企业,太钢、首钢京唐、邢台德龙、山钢日照、新兴铸管、宝武梅山、河北纵横等钢铁企业也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在钢铁协会官网上公示。宝钢股份荣获第十届中华环境奖。14家钢铁企业跻身“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氢冶金等低碳技术工艺正在加紧研发。同时,钢铁企业积极推进国土绿化行动,一大批花园式工厂,使厂区变景区,工厂变公园,德龙、安钢、三钢、方大等厂区已成为4A、3A级景区。
智能制造迅速发展
5年来,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发展迅速。工业机器人,无人行车,无人台车,无人仓储等智能制造技术得以应用;大规模定制化水平逐步提升,通过智能制造进行企业间的横向集成及企业内部的纵向集成,已实现智能化的研究、服务、采购、销售。推动了传统钢铁行业生产模式的转型,目前有7家企业9个项目成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企业改革管理创新取得积极成果
按照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要求,国有钢铁企业在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聚焦钢铁主业、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沙钢等民营钢铁企业通过对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重组,使被重组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钢铁企业对标先进水平,推行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管理、六西格玛管理、一贯制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促进了管理提升,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行业受瞩目的管理创新成果。
国际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钢铁行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全力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河钢控股塞尔维亚钢厂、敬业收购英国钢铁公司、广西盛隆建成马中关丹产业园综合钢厂。中冶集团总承包的越南钢厂项目顺利投产,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三五”钢铁工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广大钢铁战线同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克服重重困难,奋力拚搏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些制约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需要在谋划“十四五”发展中给予高度重视。
钢铁去产能成效显著
从2016年开始,钢铁行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用3年时间提前超额完成了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以上的5年目标任务,彻底出清为害行业多年的“地条钢”1.4亿吨以上,使“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应退尽退,企业职工得以妥善安置,市场环境有效改善,优势产能充分发挥,产能利用率恢复到合理水平,行业形象大幅提升,为促进钢铁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全球钢铁业复苏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行业运行质量明显改善
借去产能的东风,全行业多方努力,2016年一举扭亏为盈,2017、2018年实现利润持续增长,2018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至去年11月,近5年来,会员企业累计实现利润近9000亿元,是“十二五”的21倍;会员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为4.75%,稳定在较好水平;会员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由2015年末的71.04%下降到2020年末的62.27%,负债水平明显下降,债务结构明显改善。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中国宝武宣告成立,并先后重组马钢、重钢、太钢,实现年产钢突破1亿吨,问鼎全球之冠。沙钢、建龙、德龙、中信特钢、方大、敬业等也积极进行兼并重组,共同推动着行业组织结构调整。至去年11月,粗钢产量排名前10位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比重37.3%,比2015年提高3.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其粗钢产量合计占比已超过60%。宝钢湛江、山钢日照、柳钢防城港、河钢新唐钢、丰南纵横等一批精品基地先后建成投产,一批涉及产能转移至沿海的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促进了产业布局调整。
劳动效率和职工收入水平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行业实物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超过10%,2019年达到人均年产钢806吨;职工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增速超过社平工资增速,实现了共创共享。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十三五”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亮点不断彰显。一是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全行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由2015年的0.89%增长到2019年的1.26%;二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行业有效发明专利数由2015年的1.23万件增加到2019年的1.93万件;全行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由2015年的662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05万亿元,产品创新升级成效显著;三是创新体系逐渐完善,目前钢铁行业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个,工程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企业技术中心51个,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共性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的较为完整的创新体系,有力支撑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5年间钢铁行业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8项,先后有488个项目获得冶金科技奖。
钢铁材料支撑能力增强
5年来,钢铁行业材料研发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生产和应用比例显著提高。一大批高质量关键产品自主研发成功,有力支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用钢铁材料,时速350千米高速动车组轮轴及转向架材料顺利完成运行考核,超薄不锈钢精密带,高强热成型汽车板,新能源汽车电机用高性能硅钢等产品研发生产已居于国际领先。一批超高强度钢、不锈钢及高温合金研发成功实现了国际军工用钢的自主可控。在高端产品突破的同时,钢铁产品实物质量也稳步提升。2015-2019年,全行业累计有754项钢材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前列水平,51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实物质量水平。
环保节能水平明显提升
钢铁企业迎难而上,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技术装备,不断推进超低排放升级改造,持续提升节能环保水平,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做出了积极贡献。“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累计减排烟粉尘颗粒物85万吨、二氧化硫194万吨、各类废水5亿立方米,节约新水22亿立方米。首钢迁钢公司投资20多亿元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成为生态环境部认可的首家实现钢铁生产全工序超低排放的A级企业,太钢、首钢京唐、邢台德龙、山钢日照、新兴铸管、宝武梅山、河北纵横等钢铁企业也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在钢铁协会官网上公示。宝钢股份荣获第十届中华环境奖。14家钢铁企业跻身“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氢冶金等低碳技术工艺正在加紧研发。同时,钢铁企业积极推进国土绿化行动,一大批花园式工厂,使厂区变景区,工厂变公园,德龙、安钢、三钢、方大等厂区已成为4A、3A级景区。
智能制造迅速发展
5年来,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发展迅速。工业机器人,无人行车,无人台车,无人仓储等智能制造技术得以应用;大规模定制化水平逐步提升,通过智能制造进行企业间的横向集成及企业内部的纵向集成,已实现智能化的研究、服务、采购、销售。推动了传统钢铁行业生产模式的转型,目前有7家企业9个项目成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企业改革管理创新取得积极成果
按照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要求,国有钢铁企业在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聚焦钢铁主业、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沙钢等民营钢铁企业通过对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重组,使被重组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钢铁企业对标先进水平,推行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管理、六西格玛管理、一贯制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促进了管理提升,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行业受瞩目的管理创新成果。
国际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钢铁行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全力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河钢控股塞尔维亚钢厂、敬业收购英国钢铁公司、广西盛隆建成马中关丹产业园综合钢厂。中冶集团总承包的越南钢厂项目顺利投产,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三五”钢铁工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广大钢铁战线同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克服重重困难,奋力拚搏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些制约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需要在谋划“十四五”发展中给予高度重视。
上一条:螺纹钢短期易跌难涨